純抗壞血酸,USP級,粉狀。一種維護健康的抗氧化劑。有助於骨骼、軟骨、牙齒和牙齦的發育和維護;幫助身體代謝脂肪和蛋白質;並有助於維持免疫功能。
你知道嗎?維生素C並非對所有動物都必不可少。然而,它對我們人類來說是必需的。它並非飲食中的必需成分,至少對所有哺乳動物來說並非如此,除了豚鼠、食果蝙蝠、紅腹鵯和靈長類動物(包括我們人類)。所有其他物種都會自行合成維生素C。
它們透過將葡萄糖產生的葡萄醣醛酸轉化為抗壞血酸 (C6H8O6) 來實現這一目標。這種轉化需要三種酵素;靈長類動物缺乏其中一種酵素或酵素系統的一部分。歐文·斯通 (Irwin Stone) 於 1965 年提出,這些物種可能發生了負突變,失去了產生維生素 C 的能力。在靈長類動物中,這種情況被認為發生在大約 2500 萬年前。
與其他維生素不同,維生素C需要大量攝入,只有富含水果和其他植物的熱帶飲食才能提供。如果能從這樣的飲食中獲得足夠的維生素C,那麼通常用於合成維生素C的葡萄糖量就可以用於能量生產。這對靈長類動物或其他物種來說可能是一個優勢。
雖然每天只需60毫克維生素C就能預防壞血病(一種由詹姆斯·林德醫生於1753年首次發現的缺乏症),但認為這就是最佳劑量卻不合邏輯。一項針對美國醫生的調查發現,最健康的人每天至少攝取250毫克維生素C。
從這個簡短的進化史、與其他物種的比較以及平均排泄率可以推斷,最佳維生素 C 水平可能高於 1,000 毫克,並且有足夠的個體差異空間。
那麼「確鑿證據」又如何呢?需要多少維生素C才能確保依賴維生素C的酵素和身體系統發揮最大功能?快速回顧維生素C的數百種生化作用將有助於我們理解這一點。維生素C是合成膠原蛋白所必需的物質,膠原蛋白是細胞間的黏合劑,可以保持皮膚、肺、動脈、消化道和所有器官的完整性。它是一種強效抗氧化劑,可以抵抗自由基的侵害。如果沒有足夠的維生素C,任何細胞、大腦或肌肉都無法產生能量。腎上腺含有高濃度的維生素C,而維生素C對於壓力荷爾蒙的合成至關重要。維生素C在體內許多化學反應中都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,沒有它,生命就不可能存在。